WFU

2016/04/11

什麼?「莎喲娜啦」不是「再見」?!

作者:許君豪醫師(職業醫學科)



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時,要百分之百維持原意,是不可能的。這是翻譯這件事的原罪,不是譯者的錯。

從另一個角度看,翻譯前後的細微差異,是片奇妙的花園,裡頭處處有驚喜。

把這些小驚喜寫出來的人不多。藉這篇小品,分享一個許多台灣人都講得出來的一句日語,的小故事:莎喲娜啦。


莎喲娜啦 ≠ 再見


你沒看錯,莎喲娜啦不等於再見。不過,它們關係密切。讓我們看下去。

日文的語境,有時不容易用中文表達。因為日文的漢字取自中文,所以翻成中文已經算比較接近的了。翻成印歐語系或其他跟日文差異很大的分支的語言,就更 ……

但「莎喲娜啦」這句話的日文原意,一一拆解後,恰好可以用中文解釋得八九不離十。請再次注意,「莎喲娜啦」不是「再見」。

我們一個詞一個詞來吧。

【註 1】以下的 =,不代表全等,僅代表詞義接近。為了版面簡潔,才如此表示。


1. 莎 = 那


「莎」,日文假名寫成「さ」,漢字寫成「然」或「左」,意思是「那」:那個、那邊、那樣的「那」。


2. 喲 = 樣


「喲」,日文假名寫成「よう」或更簡短的「よ」,漢字寫成「様」,(你發現了嗎?這個字跟繁體中文的「樣」寫法不同,而且也不是簡體中文。目前,它是日文獨有的漢字)。它的意思正是「樣」:這樣、那樣、怎樣的「樣」。


3. 娜啦 = 如果是 …… 的話


「娜啦」,日文通常不寫漢字而寫成假名「なら」,意思是「如果是……(的話)」。


結論:莎喲娜啦 = 如果是那樣的話


答案出現了!「莎喲娜啦」,日文假名寫成「さようなら」或簡短的「さよなら」,原意是「如果是那樣的話」。

你可能正納悶著:「如果是那樣的話」跟「再見」有什麼關係?

且讓我們把場景拉到令人放鬆的週五晚間,一家位於東京市中心某個小巷弄的居酒屋裡。連上五天班,大家都累了,辦公室五個好同事相約在這家熟悉的居酒屋,喝酒吃菜,談天說地。

開飯約莫一個小時後,大夥酒酣耳熱之際,直樹的電話響了:「はい。…… はい。OOO###&& ……」語畢,直樹轉頭跟四位同事說:「不好意思,我有個從九州來的兒時麻吉,一個月前剛到東京打拚。他好不容易今晚有空,約我出去聊聊,……」

其中一位同事馬上舉杯致意,爽快地說:「莎喲娜啦!」。另三位也跟著舉杯:「莎喲娜啦!」

這個的場景中的「莎喲娜啦!」,日文原意是:「如果是那樣(兒時麻吉約你聊聊)的話,你就去吧!我們四個留在這裡繼續吃喝。」

這裡的「如果是那樣的話」,是不是跟「再見」意思相連,關係密切呢!這也是為什麼「莎喲娜啦」翻成中文時,幾乎都變成「再見」。

但是,請再想想看,這個場景裡,如果換成直樹對四位同事說「莎喲娜啦(如果是那樣的話)」,是不是很怪呢?明明自己有事要先走,怎麼反而對別人說「如果是『那樣』的話。」是的。這正是日文的「莎喲娜啦」和中文的「再見」不同之處。

下次在日劇或生活中聽到日本人說「莎喲娜啦」時,你可以注意一下,這句話是在什麼場景,由誰說出的喔!

【註 2】本文說明的是「莎喲娜啦」的原意。隨著時代前進,日本人現實生活中不見得都這麼用。


延伸閱讀


● 如何一天背好日文五十音?
● 日語的「阿里嘎多(謝謝)」,其實是......


Android台灣話


關於作者